買進買權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截錄於選擇權行家實戰第四章第一節 Power by Techfocus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圖(4.1.1)
首先我們先來看圖說故事。X軸代表股票的在市場的價格,Y軸代表買Call 的損益情形,
X─Y的關係代表當市場股價上漲或下跌時,買進一張買權的損益會為何? 很明顯的看出,當股價小於履約價格(A)時,其損失狀況為權利金(B),而當股價大於履約價格時, 其買Call開始轉虧為盈,直到到達損益平點(C),其獲利為零,代表已把花費的權利金成本賺回來了。
此後,獲利隨著股價的上漲而增加,無窮止盡。另外,虛線 E為一個月到期的選擇權實際價格,而虛線F為三個月期的選擇權實際價格。虛線F為何在虛線E上面呢?因為三個月到期的選擇權比一個月到期的選擇權價格高,這就如同三個月的汽車險比一個月的還貴。 買入買權者的心態又如何呢? 買入買權者是對市場的未來走勢看漲,所以希望能在未來用較市場低的價格買入標的資產以獲利。也許您會問這不正是「期貨」的功能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如果以期貨代替選擇權來操作此部份,假設在到期時,股價真如預期的大漲,那麼也許沒什麼不同,可怕的是股價如非預期所料而下跌,那麼損失可差之千里。買進期貨,其獲利無限,損失也無限。買進買權,其獲利無限,但損失僅限於買進的權利金。買進買權就好像您在逛街時看中某特價商品,但身上沒帶這麼多錢,因此先附下定金以便下次取貨,但回家如果突然反悔不想買,頂多只是損失當出支付的定金而已,商家老板總不可能要求您也要付還其餘的貨款吧!
底下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幫助各位更了解買買權的意義。吳小姐預估股市會大漲,但目前利率很高,她捨不得解除還剩三個月到期的銀行定存,把資金拿出來購買股票。昨天她聴到老公說購買選擇權可以用較少資金賺取獲利無限、風險有限的好處。因此她就花了5元去買一張三個月期的ABC股票買權,執行價格為50,目前股價為40。我們可以使用「選擇權交易寶典」軟體來計算吳小姐買買權的損益:
首先我們先進入權擇權軟體,
1.
在目錄選擇「交易形式」,執行該系統功能下的「基本交易」,
2.
在交易形式選取「買一買權」,
3.
在「數量」欄位輸入1,
4.
在「權證權利金」欄位輸入5,
5.
在「權證執行價格」欄位輸入50,如圖(4.1.2),
圖(4.1.2)
6.
按「確定」,
7.
圖(4.1.3)吳小姐買Call的損益情形,從圖(4.1.4)更容易看出股價
走勢對買買權獲利狀況的影響,
圖(4.1.3):買權到期時其損益與股價的關係
圖(4.1.4):數值獲利表格
吳小姐以5元的權利金買入一價外AAA
Call,若到期時股價没有如預料的上漲,其價格在執行價50之下,這張Call的價值為零,此時她最大的損失為賠掉權利金5元。如股價上漲超過執行價,則吳小姐就有權利要求賣方以50元的價格賣出AAA這張股票,當然吳小姐也可以放棄履約的權利。放棄履約的情況是股價没有高於執行價格太多,如果再把手續費考慮進來,其成本可能會高於當初買進買權的成本,所以寧可放棄履約。假如股價真如預料狂飆,衝破平損點55(執行價50+權利金5),其獲利會隨著股票價格上漲而無窮無境的增加。
損益計算:
1.
若股價小於等於執行價50則獲利為:-權利金
5元
2.
若股價大於執行價50其獲利為:股價-執行價-權利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