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雲罩頂及虛擬K線 |
截取於技術分析行家實戰第三章第一節 power by Techfocus |
晴天轉多雲,乃至天色變暗,是傾盆大雨將至的前兆。因此,以烏雲罩頂來形容這種K線形態,便是指市場已面臨見頂反轉的局面。 烏雲罩頂的型態,是由一根陽線,一根陰線,一陽一陰的兩根K線組合而成。當股價經過一段上漲之後,由於趨勢正在上攻,在快接近高峰時拉出一中長紅線。隔天,開高走低,盤中一路下滑,尾盤時跌破昨日中長紅的收盤價,甚至插入昨天中長紅實體的一半。如果隔天的中長黑收盤價沒有低於前日中長紅實體的一半,只是低於平盤價,則為覆蓋線;若隔天的中長黑收盤價低於昨天中長紅實體的一半,就是一個典型的烏雲罩頂。當烏雲罩頂型態出現在多頭頂部時,無需確認,應該出脫手中持股。
若只是出現覆蓋線,則可等待觀察明天的盤勢,再決定去留,但絕對不要在此刻追高買進,例如,明天如果再出現一根長紅線,把第二天的黑線整個覆蓋,這不是一件好事,這是三根K線合成的「最後包容線」型態,為一賣出訊號,在之後的章節將會對此型態有詳盡的說明。
多頭,在經過一段漲勢的征戰後,這時已到筋疲力盡的地步,而空頭已看清了多頭所剩下的實力,暫時先暗兵不動,養精儲銳,一直等待多頭把力氣秏盡,才來個大反攻。當多頭在高點時拉出一根長紅線,精力已盡,但空頭還是按兵不動,隔天開盤再次開得很高,這一個開高,正是空頭的探路,當空頭知道多頭已把最後吃奶的力氣都擠出來了,於是突然大軍壓下,往多頭頭上用力一擊,此一擊可以說是致命的一擊,非同小可,多頭潰不成軍、敗北逐逃、獸奔鳥散,從此盤勢即換手由空頭主導。 開高的這一天,嚴格說起來應該開在昨天最高點的上面,也就是說如果昨天長紅線有上影線,今天的開盤價,需要在此上影線之上。而從經驗中,只要今天的開盤價,開在昨天的收盤價之上,就可以看成是烏雲罩頂的型態,但是收盤價一定要低於昨天中長紅實體的一半,如果只低於昨天的收盤價,只能算是覆蓋線,因為這表示空頭致命的一擊還未把多頭打垮,明日多頭還有可能整軍反攻,因此還需等待明日局勢的確認,才可判定是多或是空。 在前面,我們曾提過可以把二根K線簡化成一根K線,再用單一根K線的判斷方式來研判往後的趨勢,這要怎麼做呢? 當要同時判斷多根K線時,我們可以用第一根K線的開盤價當成虛擬K線的開盤價;而以最後一根K線的收盤價當成是虛擬K線的收盤價;把多根K線中的最高價,當成是虛擬K線的最高價;而把多根K線中的最低價,當成是虛擬K線的最低價。例如當烏雲蓋頂出現時,我們可以合成如下:
烏雲罩頂K線型態合成後的虛擬K線,可以看成是單根流星線。而之前我們曾說過,當帶長上影實體出現在高檔時,代表在盤中有不少人追高,但遭到當天強勁賣壓的打擊而被套牢。而烏雲罩頂的第二根中長黑線,也表示出第二天開高走低,在盤中買進的人也都慘遭套牢。這二個多空交戰情節符合,都是高檔反轉的訊號,只是烏雲罩頂的賣壓是在第二天中長黑出現後才浮現出來,而流星線是在第一天就可以看到賣壓的浮現。 另外,我們也曾說過,「覆蓋線」的高點反轉訊息比「烏雲罩頂」的反轉訊息弱,需要等到隔天的確認才可做出買賣的決定。理由也可以經由畫出「虛擬K線」後而得到驗證:
當把虛擬K線畫出後,我們得到一根帶上影線而實體較長的K線。在本書一開始時,我們就介紹過,當多空勢均力敵時,實體本身會很短小,產生價格停滯的現象,變盤機會就會較高。很明顯的覆蓋線產生的虛擬K線不能算是流星,因為它實體本身太長,雖然也有點多空勢均力敵的味道,但沒有流星那麼強烈,所以應該等待隔天再做確認。例如,隔天如果出現一根中長紅線把第二根長黑線包住,則整個K線的合成變成:
很明顯的這是根長紅線。有K線基礎槪念的人都知道,當長紅線處於高檔區時,是一個物極必反的警訊,只能出不能進,為一個賣出訊號。 所以有時無法一下子看穿多根K線背後在演什麼戲,不妨用「虛擬K線」的技巧,把它們的原形現出來,變成單一K線來解析。如此,不管有幾K根線要研判,也可以輕而易舉的識破多空交戰的情形。 |